於是我到了 ptt 上的目的地區版上詢問是否有暑期短租的機會,還寄站內信問問以前的實習生是住在哪裡。後來就有熱心的網友回覆告知一起租屋的可能,也有一些民宿訊息,最後則得到了前實習生的小道消息。終於找到住的地方。先用 PayPal 付了押金其實還是有點緊張,還好後來順利入住了。也聽說可以使用 airbnb 找,不過似乎會稍貴一點。
銀行
為了能夠支持剛到美國的生活,得先想好攜帶金錢的方式。我參考 Bank Service 版 的意見,從兆豐銀行買了旅行支票(結果根本不敢用),同時也申請了花旗銀行的帳號,透過提款機提了一些美金現鈔,也啟用了國外提款的功能(後來真的有用到)。此外因為還是學生比較難申請信用卡,所以也帶了一張 VISA 金融卡。
一個人來到桃園機場,順利坐上飛機,終於到了西雅圖。通關的過程意外的快速,不像當初在紐約的大排長龍。原本想說要找個地方換零錢,但是一直找不到,後來要坐 Link light rail 時就沒有零錢,幸好可以用 VISA 金融卡付帳。後來轉乘時發現如果要拿著大量行李坐公車的話實在不太實際,所以最後還是坐了計程車,花了 $50 左右。經過計算好像直接從機場坐也是差不多的錢,早知道就不搭 Link light rail 了。
第一次搬到南港區是 2011 年到 Google 實習的時候。仔細回想,那時的生活圈真是意外的小。因為住在捷運站附近,上班的日子總是從南港展覽館捷運站開始坐板南線直達市政府站,然後從二號出口沿著地下街往台北 101 走。當時也沒有想到要坐公車還是採用其他交通方式。坐捷運的好處大概是可以看書吧,記得在車上我都是看 《Theory of Computation》。
早餐因為還習慣吃麵包和優酪乳,所以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在便利超商解決(平常是到 Google 喝優酪乳),然後中餐和晚餐偶爾是跟著其他實習生一起吃或在 Taipei 101 地下室解決(超貴),偶而則在信義區行政中心地下室吃便宜的便當。
因為離舊庄圖書館太近了,加上房間沒有冷氣,所以我有很多時間都待在圖書館。這段時期看了不少科普書,圖書館也有不少英文藏書呢,《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就是在這裡看完的。這時候因為開始學習 Go,所以在房間裡常是在寫程式或用 Kindle 看教學。
Alter, A. L., & Oppenheimer, D. M. (2006). Predicting short-term stock fluctuations by using processing fluenc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3(24), 9369-9372.
Laham, S. M., Koval, P., & Alter, A. L. (2012). The name-pronunciation effect: Why people like Mr. Smith more than Mr. Colquhou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8(3), 752-756.
Shah, A. K., & Oppenheimer, D. M. (2007). Easy does it: The role of fluency in cue weighting.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2(6), 37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