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pei

最近孤身一人來到美國求生存,艱辛適應的日子讓我想起以前孤身來到台北實習時的日子,當時也常為民生問題煩惱,只是現在的困難度比較高而已。膽小謹慎的個性總讓很多事情變得很複雜,像小時候連坐火車都不太敢,到辦公室找老師也常要人陪。類似的膽怯至今仍未消逝,但現在竟然可以一人來到國外,感覺也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

當初離家來到新竹唸書雖然也是一個大跳躍,可是在校園裡感覺什麼都有,也有同學或學長姊可以照應,其實要擔心的事情比較少。到了外頭,感覺就很不一樣了。於是就想紀錄一下當初求生存的軌跡,給自己與後人參考。

第一次遇見南港

第一次搬到南港區是 2011 年到 Google 實習的時候。仔細回想,那時的生活圈真是意外的小。因為住在捷運站附近,上班的日子總是從南港展覽館捷運站開始坐板南線直達市政府站,然後從二號出口沿著地下街往台北 101 走。當時也沒有想到要坐公車還是採用其他交通方式。坐捷運的好處大概是可以看書吧,記得在車上我都是看 《Theory of Computation》。

早餐因為還習慣吃麵包和優酪乳,所以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在便利超商解決(平常是到 Google 喝優酪乳),然後中餐和晚餐偶爾是跟著其他實習生一起吃或在 Taipei 101 地下室解決(超貴),偶而則在信義區行政中心地下室吃便宜的便當。

放假的時候吃東西就傷腦筋了,附近找找都找不到便宜的店,最後最常吃的是一家叫做「鼐駿焢肉飯」的地方,因為太常去所以老闆娘都認識我了呢。因為覺得倒垃圾很麻煩,加上又沒有廚房和冰箱,所以我都在店裡食用,很少把垃圾帶回房間,所以最後兩個月好像只倒了一兩次的垃圾。此時遇到最大的問題大概是喝水,當時的解決方式是買一些很大的礦泉水,以及在公司多喝一些水,仔細想想實在不是什麼好方法。

事隔多年,早已忘記當時的許多心情了。

第二次遇見南港

第二次搬到南港是在 2013 年,不知道是運氣好還是有了之前的經驗,住的地方感覺比較舒適也便宜。然而這時我住在離中研院很近的一個相當偏僻的地方,所以吃東西就變成了大難題。幸好這時的我活動力增強不少,也更懂得利用網路資源搜尋附近的地點,因此對附近的探索更為透徹。(可惜此時我還沒有智慧型手機,所以常是自己畫地圖,後來到了美國,手機的導航功能就成為非常重要的工具了。)由於離捷運太遠,交通方式主要變成公車、步行,以及從台大水源買來的腳踏車。

為了解決飲用水的問題,這次我買了個快煮壺煮水,還從姊姊那裡拿了個濾水壺。偶爾覺得煮水太麻煩,也會到附近的圖書館看書順便喝水。食物方面,因為我比較喜歡吃類似自助餐的飯食,所以如果是平常日的話可以到中研院吃便宜的餐點(我常下班後跑去吃)。假日花了不少時間才找到固定的吃飯處。記得剛開始找東西吃時總會常過店門而不入,就越走越遠。這麼做的原因我也很難理清楚,或許是有點害怕與不安吧。總覺得走進店裡就會被注意到,不得不點些什麼,可是又怕不想吃店裡的東西。

這次對生活的調整比較全面。由於這裡不用擔心倒垃圾,所以我開始採買一些水果加強飲食的均衡。除此之外,早上常到舊庄國小跑步,以保健康。因為這時有點在意過敏的可能,所以也懂得偶而洗棉被,然後到附近的洗衣店烘乾。早餐因為開始習慣吃三明治之類的配合水果,所以也到過不少地方吃。

因為離舊庄圖書館太近了,加上房間沒有冷氣,所以我有很多時間都待在圖書館。這段時期看了不少科普書,圖書館也有不少英文藏書呢,《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就是在這裡看完的。這時候因為開始學習 Go,所以在房間裡常是在寫程式或用 Kindle 看教學。

平時上班總是騎腳踏車到捷運站停車,通常騎到這裡就會很熱,所以躲進捷運站,走地下道,然後再走一段距離到 IBM。午餐最常到一家便宜又大碗的燒肉便當,雖然有點油不過還滿不錯,偶爾也會走很遠去買剛開幕特價比較便宜的池上便當。

這段期間也曾參加一些像是 Toastmaster、教會英語課、Taipei Bliss 之類的英語活動,不過後來實習太累就沒去了。後來到了台大因為有英辯社所以也沒有繼續向外發展,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活下去

仔細想想這兩次經驗其實是滿好的成長機會,讓自己學會如何掌控自己的生活方式、如何存活。比較起來第二次確實對生活的掌控更加全面了,或許未來出社會真的也能好好計畫並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生活吧。現在,還有好多東西要學。加油!活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