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從作業切割的理論基礎講起

大概從兩個方面來講,首先,切割會讓效率增加,再來,切割會讓人比較有辦法去處理一件事。

效率增加的理由至少有兩個:其一,人能維持專心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不斷做同一件事的時間拉的太長,會很難維持最高效率。其二,睡眠。

研究指出,需要創造性思考的學習活動(例如解數學題等等),若能切割時段,並且在這之中,有適當的睡眠的話,表現會明顯上升。(如果是以學習而言,切割也能使長期記憶較易穩固)

再來,分割可以讓人比較好下手。這點將作業分成數個部份,分別給分,效果也是同樣的。

當一件事情太大時,人們常會花時間猶豫不決,卻不真正下手。而每完成一個部份所產生的正向回饋,也是讓人們更願意繼續做下去的推手。

最後,是死線設定的問題,人的意識並無法隨時監督一件事該有的進度。有時不是不想去做某件事,只是沒有想到要去做。所以很自然的,會有拖到最後的死線才做的傾向,屆時,若事情很大,受猶豫不決的浪費時間效應,加上自覺難以寫完的情緒。無力感倍增,放棄的可能性也大。

死線分割,可以讓每次死線前的工作較易完成,使人較有意願去做。

誠然,若是自行決定這樣的時間表,也會具有同樣的效果。像我通常會事先安排確切的日期時間,是用來寫某些特定的作業的。有時若低估作業所需時間長度,這樣的時程表也需隨進度不斷修改。如果沒有不斷保持這樣的時程表,我很可能也會把作業一直累積下去。

這也就是說,切割之所以有用,雖然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這樣子做效率比較高。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這樣子做,人們會(理論上)更有意願也更有可能投注大量的時間在作業之上。而既然花的時間變多了,表現會有所提昇也是理所當然的。

以一般性的學習而言,其實主要也是這兩方面。如何把學習效率提高,以及如何讓自己更有可能花時間去學習。

學習效率的部份,大概看以下這兩本書其實就能掌握大部分的基本原則了,第二本書甚至只要看前面記憶理論的部份即可。

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參考:〈跟學習有關的書籍介紹〉

關於我每科的讀法,我也曾發表過相關看法,以後也會不定期發表。但是其實這些細節,最適合每個人的方法不一定一樣,以基本理論作為基礎,慢慢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才為正途。

而另一方面,如何讓自己更有可能花時間去學習呢?這方面的技巧很多很瑣碎,像是待辦清單, 時間規劃,甚至是讀書的環境(ex. 圖書館可能比較好讀書)都是下手的方向。

我蒐集這方面的知識也是從各方採取,很雜亂,而且也很多沒有理論基礎,純粹是不斷嘗試每個方法適不適合自己。

如果想看書的話,《改變,好容易》,還不錯,雖然它主要是在講如何改變他人的行為,不過有些基本原則可以採納。我這裡只講對我而言最核心的部份:動力。

心流理論

Flow

心流經驗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當心流經驗發生時,人的行動力與意識會緊密結合,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感覺不到時間的消逝,專注忘我地享受那份水到渠成、不費吹灰之力的感覺。

Flow, Wikipedia

再次說說我與英語的故事吧。

幼稚園的時侯,因為有次英語老師來上課,都聽不懂,哭著回家,不想再上英語班。小學開始的時候,上英語課,也總是不想專心,結果考試連 26 個字母也不會。被送進補習班,不會寫還會被老師打。

〈不只是九十九分的努力:停止的故事、核心動力〉

到了國中時,我也常為了枯燥的英語課而感到挫折。可是,因為某些機緣,我找到了學英語的熱情:〈千萬別學英語:關於學習、過往、及其它〉

那時我花的時間是非常驚人的,一開始為了達到追根究底查字典的要求,常常一篇空英就要查三四個小時。雖然如此,但這樣學習的經驗還是很愉快,所以我並不介意每天花三四個小時讀英文。這當中的差別到底是什麼?

現在我覺得,重點就在於,我所選用的新方法可以讓我進入心流狀態,而舊方法不行。

如果我花的時間更少,還是有可能進入心流狀態嗎?當然可以,只是當時的我無法這麼做。

因為若我想避開細背瑣碎文法所帶來的挫折感,我就必須得到層次高了好幾倍的語感才行。

因為我若想讓我背單字時避開反覆記憶的枯燥,我就必須擁有龐大的閱讀量,以至於幾乎每個單字都已經看過了好多次,熟悉到,我可以不費任何力氣就把單字記下來才行。

也就是說,如果我打算把我讀英文的所有時間,都轉換成心流狀態,並且同時兼顧學校的要求的話。花費大量時間便成了唯一的可能性。

這樣做的結果最後是,雖然我一直都比較喜歡,也比較擅長數理方面的學科。英文卻意外的成為了我最強勢的科目。(雖然國文依舊是最弱勢的。)即使可以把 TOEIC 考到 970,可是我完全不會想去讀外文系。

心流帶來的滿足感是如此的大,作為一個動力,它確實是非常強勢的,也可以用來解釋我的諸多行為。以大二的電路與電子學為例。事實上,我苦心積慮尋找好的上課方法,與其說是為了要讓我的表現更好、分數更高。但更重要的理由其實是,我企圖要在上課之時,把我的精神壓入心流的狀態之中。

所以雖然我覺得我以後可能不會想再碰到電電的延伸學科,以後也很可能不會在工作上用到。但,就只為了「讓學習變成一件滿足的事」這樣簡單的理由,就可以把我的精神投注在如何學習電電之上。

即使是我遇到只靠記憶就能應付的考試,我還是會試圖去完整的把課本看完,組織完整的背景知識,最終使得背誦本身成為比較愉快的經驗。(背誦是一種很難很難進入心流狀態的讀書模式,這也是我為什麼很討厭背考古題的考試)誠然,這也表示,我選的路徑其實不是最短路徑。而是最愉快的路徑。

如果我選擇放棄心流,然後好好地強逼自己抵抗自己的不專心、不愉快,我確實可能花更少的時間,依舊達成考試的要求。可是我不想這麼做,背後的理由也單純無比,因為我真的比較喜歡那種快樂滿足的感覺。為了維持心流狀態,常常必須因時制宜的不斷調整學習策略。

比如說,隨著我聽英文雜誌 MP3 聽懂的部份愈來愈多,聽 MP3 這件事就愈來愈難維持我的專心度。

有時你會聽說,光是努力是不夠的為什麼不夠?

因為妳的努力或許沒有作用,不能產生效果。如果我試圖抵抗自己的不專心,並且持續讓自己用同樣的方式聽 MP3。這當然是很努力,尤其是抵抗自己的不專心這件事,很可能需要非常非常強大的意志力。

可是問題是,這件事情本身,很可能已經無法帶給我很大的進步了。

我需要的是,找到一個新的學習法,一個可以讓自己重新進入心流狀態的學習法。誠然,透過痛苦的方式,換取高度的成長,或許也有可能。但也有可能痛苦其實來自沒有成長。但處在心流的狀態之下時,你幾乎可以確定,你一定有在成長。

於是,結論就是。我的學習方法的核心,其實就是把心流當成衡量標準,細心經營,盡可能把讀書的狀態都推入心流之中,而心流的狀態將會確保兩件事:

  1. 心流本身會帶來強大的動力使我灌注我的心力。
  2. 此時我採用的讀書法多半是適合的,因為我很可能有在進步。

所以當我說,我的讀書態度,是我經年累月,參考大量資料,並不斷嘗試親手一點一滴打造出來的。我的意思其實是,經過長年的嘗試,我成功的把我大部分讀書的時間都拉入了心流的狀態之中。

心流理論其實指出了一個很重要的點:即使某件事現在讓你感到很挫折或很厭煩,只要你找到一條適合的路徑,使自己得以進入心流狀態的話。它就可以給你帶來滿足與喜樂。

而心流最強勢的地方就在於,你會去喜歡這樣的滿足。維持心流比起抵抗不愉快來的簡單太多。

陷阱與限制

看過了一些學習理論之後,很快就會發現,有一些限制是很難克服的。

每個人,因著先天起始點的差異,加上後天長期塑造的影響。最擅長的學習模式常有不同。我透過閱讀吸收知識的能力,比起透過聽講來的強的多。所以如果我要在上課時進入心流的狀態,我通常必須要一直看書或者是計算題目才行。當然,如果蹺課然後自己讀,或許有機會達到最完全的控制權。

確實我也看過非常認真聽講,筆記抄的詳實,表現也非常傑出之人。而且我也相信,確實有人是可以透過這樣的專心進入心流狀態的。甚至或許有些人,其實是用著我絕對比不上的堅強毅力,不斷抵抗自己的不專心,而完全沒有倚靠心流狀態也說不一定。

我可不可能改變自己的學習型態?

或許經過長年特意的努力,我可以加強自己透過聽講吸收知識的能力。但是或許這件事情無法在我畢業之前完成,所以直接透過已有的能力做發展似乎是比較實際的方法。(而且你會發現,你可以用加快閱讀速度的方式提昇知識的獲取量,可是你無法提高上課老師說話的速度。所以如果妳的聽覺能力訓練的太強很可能也會導致上課變成無聊的事,而且你很難「反訓練」)

再以作息型態為例,證據顯示,作息型態很可能是天生的。並且依據人生的階段不同,而有改變。大多數的人在青少年時期比較可能偏向晚睡的作息型態,而,大多數人,在中年以後,比較可能偏向早睡的作息型態。而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矛盾,就很明顯了。

這也就是說,在正統的教育體制裡,偏向晨起作息型態的人,上課就是比較可能專心。雖然透過一些方法,可以將生理時鐘更動幾小時。但作息型態基本上很可能是無法改變的。

即使知道這件事實,能做的其實不多(ex.改讀夜校?)

當然,如果你覺得上課其實也吸收不了多少東西,而真正的學習其實發生在下課以後的話。那麼把課蹺了,好好睡覺,然後在適合的時間自己讀,可以把這件事的效應降到最低。可是,有些資源,在晚間是無法使用的。

像是圖書館。如果你發現你在寢室很難用功讀書的話,身為一個晚睡者,你能用來解決此種情形的工具就少了一些。(當然,如果你發現你很適合在寢室讀書,那這就不構成問題。)

因為同樣的原因,大部分的活動比較可能出現在晚間。而一個晚睡者在這些活動裡也自然的較能專心,而一個愈是重視這些活動的早睡者,他的睡眠債也會同樣的升高。

而偶爾你會發現一些人,他們每天可以睡得很少,卻依然維持不錯的精神力。

這樣的人,天生能運用的時間就是比較多。而你即使透過熬夜來榨取多餘的時間,妳的精神力卻會比不過這些人。因為他們的睡眠是比較有效率的。(據說有一組研究團隊正在想辦法以藥物複製這種人的睡眠效果,不過如果真的有這種藥物,你會為了可以每天睡少一點而去吃藥嗎?)

回到原先的作業分割問題。透過分割來吸收學生投入時間其實背後有一個問題點:如果你就是沒有時間可以拿來挪移,如果你就是沒有時間可以拿來寫作業的話。那麼最後,唯一可以使用的就是睡眠時間。如此一來,因為減少不專心和睡眠所帶來的效率提昇就會失去作用。

不過投入時間增多的效果我想還是有的,畢竟會在乎課業其實是個普遍現象。然後,每個禮拜看一次日出還是會比某個禮拜每天看日出有可能啊。

雖然最擅長的學習模式常有不同,但值得樂觀的是,靠天份僅能取得初步優勢。在這個高度發展的時代。隨著前進的路變得愈來愈長,訓練法的成效愈來愈高。先天特質的差異已難造成太大的影響。(這該說是進步還是危機呢?每一個世代的人,想要做出什麼創新的話。所需的背景知識要求一直不斷的在增加。)

於是,研究各領域傑出人士結果,一再發現。正確的方法,以及投注難以想像的大量時間,才是最終造成卓越的關鍵要素。(見《我比別人更認真:刻意練習讓自己發光》

時間砸下去,而且確定這些時間裡,自己有進步,自然就有成效。無論是時程表,改善環境,還是心流。無非只是使你更容易把時間投入進去的手段罷了。

效率是有差,但效率產生的差別一樣得經過長期的時間才看的出明顯的差異。

最後,倚靠心流是一種具有高度集中性,和排他性的作法。因為有時你必須投入很多時間才能維持一件事的心流。所以太執著於這種狀態,很可能會有專注少數事,並且將其他事完全放棄的傾向。這種作法本身,也有它的問題。(雖然這種作法也有它強大的地方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