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小大一的時代,三五好友一起吃飯,朋友開心說著,就算是畢業了以後,也可以常常一起聚餐抒懷。那時我還是天真相信每件小事的小孩,以為可以一起把故事說到將來。怎奈人情變化的如此之快,如今回首年少往事只覺羞的說不出話來。

新體驗、新嘗試

大一最有活力了,當時跑去參加了好多社團的茶會,像在南友會遇見了朋友,還有加入 AIESEC,跟著大家跑了許多活動。雖然那時的我想多探索這個世界,但也發現自己不是那麼熱衷於很多事,只好一邊迷惘一邊不斷的嘗試。但很開心的是,這段期間,我也認識了很重要的朋友,有著許多回憶。

另一個重要的事是參加了 IBM 的比賽,到台北領獎,覺得視野開闊不少。因為這樣找到實做的樂趣,也因為這樣被攬進實驗室裡學習。也激發自己終於開始實作第一個自己的專案,猶記得在寢室認真開發自由行列時,室友不解為何我能那麼投入的景象呢。比賽得到的小筆電,陪伴我至今,如果沒有它,很多事就做不了了。

進實驗室時其實好多事都不懂,也沒有想過未來專題還是畢業以後的事,只覺得有機會學習也不錯,而且還認識了感覺很厲害的學長姊,這是我第一次在一個團隊中分工實作一個較大的程式呢。

當初開學時跑去好多課堂加簽,甚至還去清華選課。在韓語課認識了浩然圖書館的大姐,讓我四年來到浩然借書時,常能受到噓寒問暖,也因為太常去了,也慢慢認識其他的職員。很幸運的加簽到口語表達與溝通,還有西班牙文,一口氣修那麼多外語實在有些瘋狂。

愈來愈熟悉環境,也漸漸養成習慣,調整自己的步調。開始用計畫表記下自己的行程,開始習慣到浩然、到 24K、到系計中。那時還每天手洗衣服,但後來就用洗衣機了。

經過了轟轟烈烈的上學期,下學期過起了平凡的日子。離開了社團,花更多時間靜靜的在圖書館看書,另外就是在實驗室參與專案的實作。社交上,花更多時間和好友相處,還有偶爾參加英語午餐活動。

現在回想起來,這段期間的課業壓力其實是最小的。如果有機會重過一次這段生活的話,我應該會選多一點高年級的課,平衡一下未來的生活,同時也多珍惜一些和人之間相處的緣份吧。

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在不知不覺中,轉變就開始了,到底要走向何方呢?搬了宿舍,換了室友。暑假時加入了 PCCA 的程式培訓,在不斷的競賽練習中度過這個暑假。考了機車駕照,和老朋友聚會。平凡底下,卻藏著許多煩惱與無力,還有好多的迷惘與思考。好難過好無力的谷底很快到來,可是也是在不斷的掙扎與反思中,發出了新的光芒。

這年的主題有三個,其一內心的轉變、成長與省視,用不同的計畫挑戰自己。其二則是 PCCA 為主軸的程式設計練習,還有自己的研究學習。其三則是漸漸加重的課業,以及努力學習時的光芒。

大二這年,真的可說是很重要的一年,是這年的決心改變了好多未來的決定與方向。這年裡,交友圈的變化也好快。一方面是來自過去,和老同學的聯絡突然密切了起來、到台北和姊姊聚了好多次,另一方面則是新的開始,在 PCCA 認識了好多新朋友,也和好多同學變得更熟。還有我自己,從這時開始,我再也不同了。

大二上為了參與程式設計比賽花了好多心力,常常和大家一起在系計中練習與討論。還有為了比賽第一次出國,到馬來西亞,坐飛機的經驗好新鮮。除此之外,之前的行列專案也得到了獎項的肯定,在報告的過程中慢慢發現自己對報告的熱情。大二下,開始尋找專題夥伴,重新回到實驗室。

正因為課業逐漸加重,修課逐漸變成了重心,也漸漸開始養成撰寫修課心得的習慣,在此影響下最終建立了「交資夢想」網誌,這變成了我花最多心力的課餘活動,也成了我最後留給交大的禮物。

最燦爛的努力

暑假,到了台北 Google 實習,第一次租屋,新的成長與體驗。因為這次的經驗後開始把 Python 運用在作業上。大三,開始實作專題,拿到了 HTC 手機,和 Android 系統見面。三下,進入課業最繁忙的時期,尤其自己選修了太多的實作課,使得幾乎整天都在寫作業,龐大的壓力難以承擔。這期間再也沒有心情對外參加比賽,只想著如何完成課業的要求。

然而這也是在感情上特別豐富的一年,和朋友們慢慢培養了很深的友情,系上和許多人建立了互相支持的力量。回想起來,這是最累的一年,卻也是最開心、最多感動的一年。

開始用心學著如何與團隊一起分組工作,有時失敗,但也有時能展現出最好的結果。很感謝這時間陪我一起走過的隊友與夥伴,謝謝你們讓我學到好多。

三上修了不少要口頭報告的課,讓自己對報告的熱情逐漸展露出來,還記得微處理器課報告時淋漓盡致的開心,也記得專題課不斷準備的努力。而寒假時,參與了文藻英辯坊,更是讓我感到非常的高興。

那時的我還不太懂英辯對我的意義,但現在我知道了。長久以來,對於課外的活動我總是沒有太熱衷。AIESEC、迎新宿營、蛋糕社、鋼琴社、元氣志工……總是在各處來來去去而沒有找到感動與熱情,但在英辯坊,這是第一次,在意外的地方感受到了熱情。這樣的理解,對我而言,真的很重要。

真的很可惜學校裡沒有以英語為主軸的社團,要不然我一定很樂意參加。說真的,到了後來,我忍不住覺得沒有嘗試去創辦交大英辯社之類的社團實在有點遺憾。

停步,再出發

過完大三,彷彿將燃料燃燒殆盡一般,突然不知如何是好。或許是因為大三作業趕的太急,我一時之間竟也失去想寫程式的動力。大學的生活也將走到終點,究竟該往何處前進呢?這年花了好多時間和自己對話,嘗試了一些從前沒有試過的生活,不斷詢問生命的答案。還記得和同學一起互相鼓勵的每個曾經,但好多人都將走往不同的方向。國考、工作、出國,即使待在同個地方的都可能變成陌生人,相隔遙遠的人們又在多久以後才能見面呢?

暑假又接觸了 Koinonia 英語會話的活動,覺得自己真的好喜歡這樣的氣氛。突然回想起大一時修了那麼多外語課的熱情和後來喜歡英辯的心情,自己一定對語言有種難以解釋的熱衷吧。後來嘗試修了語言學概論,度過了有點緊張但也很有趣的一學期。原本想著多接觸一點外語的活動或許能讓我找到什麼未來的答案,可惜最後還是沒有什麼特別的結果。

然後一邊帶著迷惘一邊前進,對於無法回答「為什麼?」而感到難為情。

在不斷的回顧與思考中尋找方向,不知不覺休息了好久。突然好像又慢慢找回喜歡寫程式的心情,也意識到喜歡學語言或者英辯還是英語會話,其背後不管有沒有答案,喜悅本身才是最重要的事。好像慢慢解開一部分的結,但又意外的遇到了難以預期的困難,在最幽深的地方和自己深處的恐懼直接會面,才發現花那麼久的時間迷惘好像是太過奢侈的事情。

離開了交大以後才突然感到惆悵,從前離開國中還是高中時感受其實沒有那麼深,或許是因為那時的學校生活對我而言幾乎是由上課和唸書組成的吧,朋友認識的不多,好像也還能想辦法聯絡。可是離開大學以後,背後拋下的,是好多的回憶、好多朋友,還有一種生活方式。這段時光真的是我人生中十分充實的一段日子,我想我會想念好多人。

終於開始認真的思考與決定人生的許多課題,想去哪裡工作,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也更重視自己的財務狀況,細心研究未來投資的方向,說起來高中以來就一直說想要研究好投資理財卻一直都沒什麼動靜,現在終於是開始完成當年的目標了。

回顧升大學時備審資料裡頭的讀書計畫,發現其實大部份的目標都已經完成了呢!這樣我至少可以對高中的我有所交代了吧,哈哈。只有「積極參與開放原始碼專案」,雖然一直想試試看,但至今仍不得其門而入。

雖然好像還是不太明白所謂的答案,可是好像已經不是那麼迷惘了,在寫文章時又回想起大二以來的好多懷疑,才發現我終於走出這個時期了,接下來要繼續努力的往前邁進吧。雖然不明白所謂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可是發現當全心投入時,心中就會充滿許多意義感。就把這種意義感當成意義也好,我想繼續往前走,在我還能走的時候。

然後,突然了解,就是「42」啊,原來答案就是「42」呢 =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