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還記得第一次在網誌上寫回顧文好像是剛上高中的時候,後來寫時已經是剛上大學了。總是在新的變動時才有動力紀錄。現在回頭去看,實在為當時的專注與努力而感到驚豔。現在雖然已經沒有那樣的能力,可也是努力的想找出自己的路。只希望未來有天我又回頭看起這段時光時,也能有所激勵與獲得。

金錢觀

當了太久的學生,太習慣與困乏相處,不免讓自己的想法處處受限。在校園裡的最後日子,其實是有點感到焦慮的。好想趕緊開始工作賺錢,這樣才可以填補心中的不安感。

當時我很希望可以得到穩定的現金流。想著,因為從未得過這樣穩定的收入,假設成功獲得,或許就有一定機率能改變我對金錢的直覺感受,而只要這種感覺被正確的調整了,或許我能做的選擇就會增多了,不會再受限與此時的思考模式。

於是用便宜的租金住進了「從小0美感教育的小間房間」,出門吃飯也總是走得好遠才走到搞不好有食安疑慮的便宜店家。以這樣卑微的起點,開始了昂貴的台北生活。

剛開始和同事們一起出去吃飯時,總是因為很昂貴的台北飲食而不適應,相較之下在其他國家因為是採用不熟悉的幣別以及使用不太有感覺的刷卡付費,反而沒有那麼難接受。不過經過一番訓練,漸漸也能看開了。原本週末還很堅持的要走去便宜的奇怪店家,後來也能接受偶爾吃一下附近稍微貴一些的飲食了。或許真的有所改變。

新的一年,期望未來真能不受金錢所驅使,自由做下自己想做的任何決定。

心理狀態

出社會前,覺得學校裡有許多的事都是沒有明確的時間界線,因此也沒有分上班時間和下班時間,因此常常會讓學校的事物侵佔了週末的時間,而沒能好好探索其他的事物。一旦出了社會,雖然每天都被佔滿一整塊時間,但至少下班後就是自由的時間了,或許反而更有機會探索自己想探索的東西也說不定。至少之前在各種地方實習時感覺似乎是這樣。

後來真的試了之後才發現當時果然是太天真了。

一開始確實還能把握早上短暫的時間閱讀,和晚上回來短暫的時間研究技術文件。但時間久了之後,越來越難以掌握自己下班時間的運用。

一天過一天,只想休息的感覺愈來愈強大,再也沒辦法像過去一樣透過協調各種追求的比例與間隔來達成充分運用每一天的目標了。

如果繼續困於此地,整天耍廢,或許就什麼也完成不了,也去不到想去的地方吧。

〈時間軌跡〉

或許是因為工作的性質需要時常盯著電腦,可是自己的興趣同時也常要盯著電腦,總和的時間一拉長,很容易就超越心理極限。加上一些壓力源無法排解,交互作用下就愈來愈難管理自己的情緒與生產力。

尤其這段時間偶爾也曾經歷一些即使生產力下降也不得不繼續的事務,例如像是修改之前碩班的結果去投稿時,就因為過長的使用電腦經歷了忙亂的一陣子。(雖然投過不同的會議,不過最後的結果是在 COLING 2016 發表)而忙亂過後,似乎始終都沒有足夠的心力將狀態拉回來了。

每次想認真的的看書,就發現好想放鬆一下,結果耍廢時間一下就過了。而耍廢完又因為沒有完成想做的事而感到焦慮。因為焦慮又浪費了更多的時間。而因為耍廢也常常是在網路上亂逛,實際上反而加深問題的嚴重性。而自從 Kindle DXG 壞了以後,因為無法使用閱讀器來研讀文件,想用電腦看更是讓容易分心的問題變得越加嚴重。

理論上應該要做點什麼來阻止狀態惡化的。也許是做點運動也好,打坐冥想也好。可是隨著狀態的惡化,似乎愈來愈難將自己拉出。信箱也開始堆積沒回的信,待辦清單堆積了還沒去看的病,還沒買的東西。愈堆就愈焦慮,情緒的波動也更難以控制。

開始注意到情緒上的危險狀態大概是某次跟某個商家的客服講電話講到口氣變得很難聽的瞬間。啊,原來我也變成奧客了嗎。

distracted, irritable, anxious, depressed。一個又一個愈加強烈的徵兆,彷彿完全中了

《The Shallows》提到的網路世代問題一般。

繼續這樣往前走去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又會發生什麼事呢?一想到就愈來愈感到害怕。

隱隱約約覺得自己每一天都朝著懸崖的邊緣前進,而且每踏出一步,就愈加沒有能力阻止自己踏出下一步。甚至偶爾還會覺得如果到時真的掉下懸崖搞不好還是件好事,畢竟那樣就不用再好累好累的阻止自己走向懸崖同時又無力的失敗了。豈不是很好很好嗎。

新的一年,希望不要真的掉下懸崖了。

人際關係

在學校時因為極致的追求心流,每個週末與放假幾乎都有許許多多想學想做的事,所以總是忽略人際這塊,總是說好忙好忙喔,所以下次再約吧。出了社會,心態上反而有了奇異的轉變。

一方面是對金錢的感受有些微的改善,所以比較不會像以前一樣為了省錢避免社交。另一方面雖然還是有很多想學的事,不過意外的因為生產力下降的關係,所以對社交聚會的接受度也稍微上升一些。畢竟,就算我真的宅在房間裡,實際上也只是耍廢而無法完成任何事,那麼偶爾出去走走又有何不可呢?

也因此非常意外的,出了社會後跟別人一起去的聚會,似乎可能反而比在學校時還來的多。雖然還是時常因為太累而想宅宅拒絕了,不過也慢慢找到自己在社交圈裡覺得舒適的方式了吧。

新的一年,希望能好好珍惜得來不易的各種緣份。

學習

2016 年閱讀的數量終於有了提昇。說起來,碩班期間的閱讀數量減少主要原因有幾個。其一是相對而言比較不熟悉新的圖書館,因此顯得獲取書籍的能力降低了。其二則是比較常生病,所以可運用的時間降低。其三是不少時間拿來念論文,所以看閒書的時間就減少了。最後則是閱讀的習慣慢慢轉成英文為主力,所以閱讀速度也降低了。比如說,我在 2014 年讀了 10 本書,其中有 9 本都是英文書。

books

出了社會對圖書館的利用更加淡薄了,但還是努力用預約的方式取得一些書籍。而由於心力上比較難做複雜的事,所以看閒書的動機也增加。此外最近也慢慢增加一些中文書所以閱讀速度也變快了。例如在 2016 年讀了 27 本書,其中 19 本是英文書。

在技術的研究上,感覺速度比較沒有那麼快。看完了一本 Spark 相關的書,其他有想看些 Python 和 Scala 的書不過一直沒有進展。但在開放原始碼的參與上倒是有些新的心得。

雖然也有在時間表裡排練習程式解題的時間,但實際上的執行率卻相當低迷。根據時間紀錄表的分析,在 2014 年我花了 63 小時練習程式解題,但 2016 年只花了 8 小時而已。(不過進行一般程式開發的時間倒是有上升)此外這一年也慢慢在嘗試技術文章的撰寫。一邊學東西一邊把過程紀錄下來,有時確實能更好的理清思緒呢。

blogs

在研究上,用來修改論文或者是進行論文閱讀及相關的學習大約花了 135 個小時。只是感覺實在是力不從心。之前跟遠方的好友見面聽到她看完 CS224d 的消息。一方面受到激勵,一方面也自嘆弗如。

之前斷斷續續的重複想學 CS231n,因為每次都忘記進度所以重複寫了作業一好幾次。最近終於寫完作業一往作業二前進了。希望未來能繼續加油把基礎打好。

早先曾經想學 Reinforcement Learning,於是重拾大學人工智慧課程的 Dala 桌遊,想改用新的技巧解決他,看能不能打敗當年的作品。當時還認真的找了《Reinforcement Learning: An Introduction》來看,不過後來漸漸忙了就沒有繼續。最近也在努力想看《Deep Learning》當中,只是不知進度到底何時才能追上各方大大呢?

英文的部份,進展渺小。除了有一直休閒性的看英文書外。主要是花了 48 小時左右在看一些美劇影集之類。然而對寫作和口說上的訓練就乏善可陳了。新的一年想要更積極的進行訓練,於是考慮找朋友一起練習口說。同時也下載了傳說中大大推薦的單字軟體想說是不是可以來背一下。

新的一年,希望能重新找回自己的步調,重拾學習精神,並堅定的往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