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小鬼

記得以前看過一本小書,叫做《裝模作樣膽小鬼》,書本身我是沒有特別喜歡啦,不過裡頭的場景有些倒讓我有點熟悉。我也是那麼膽小呢,剛開始坐公車的時候,會緊張兮兮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按鈴才好,尤其如果公車上沒顯示現在的地方,更是讓我精神緊繃。也會因為覺得讓座很彆扭,所以人多的時候就算有空位也乾脆一直站著。想去買東西的時候,如果對商店不熟悉的話,會害怕走進去時店員的注目禮,擔心如果沒買東西會不會很奇怪,所以常常從店門口走過去一邊偷偷看裡頭有沒有想買的東西,不過這樣走當然不能看太久啦,所以往往沒看到什麼,倒是越走越遠,看到第二間類似的店,又偷看一下然後繼續往前走,最後還是得硬著頭皮強迫自己走回來,乖乖走進店裡。

記得以前在上課時和同學聊到我常走路走到光復路,同學問說,為什麼不坐小紅巴呢?後來同學還開玩笑的說,要把坐小紅巴當作我那年的生日目標。「什麼嘛!」我忍不住抗議,不過其實,或許我不太敢承認的是,她其實真的看穿了一部分的我。因為,因為,在我還沒坐過小紅巴之前,我很可能真的不太敢坐小紅巴呢。

真實的時刻

這樣的害怕由來已久,小時候就算和老師或同學打招呼也常讓我緊張。也有這樣的記憶,小學當選了班長的時候,自然老師說要跟同學收器材費,於是導師在黑板上寫聯絡簿內容給大家抄時,我強壓緊張,舉起了雙手提到器材費的事情。我的當然是希望老師把它順便寫在聯絡簿的內容上。可是老師只回答,「那你要自己跟大家收啊!」然後我就不知如何是好,後來回家忍不住哭,最後就讓給別人當班長了。還有,雖然高中時每天騎腳踏車上學,但一直覺得馬路是個危險的地方,所以從來沒有喜歡過,也因為這樣,雖然後來考了機車駕照,還是非常不想要騎機車。

國中時我曾用小說的筆法寫了一篇文章,叫做「走馬賴露營記」,足足寫滿了兩本多的作文簿給老師改。這裡頭剛好紀錄到了害怕最初的模樣,紀錄我如何無法說出一句早安,還有旁觀一切的無力感,最後我這樣寫。

總是,總是如此。從第一天抬炊具、煮飯、紅豆湯,還有貓頭鷹,甚至是一句早安——為什麼!為什麼我總是這麼無力!為什麼?為什麼……

我不想再如此下去了……

「不是說過,要真心追求想望嗎?」

在逃避與面對之間,在現實與勇氣之間。

這樣的瞬間,感受到害怕,並努力克服的瞬間,後來我喜歡叫他「真實的時刻」。我相信,就是從小開始無數真實時刻的堆積,無數個與自己內心害怕的直接會面,讓我充滿秩序與喜好計畫的內在理性誕生。

計畫

國中時,我下定決心追求自己的未來。開始努力唸書,努力念英文。而更普遍而直接的目標是,學會在「真實的時刻」掌握主導權。一再的,不斷的嘗試。所以我的腦海裡還記得許多場景,有同學把錢撒到地上,其他人不理走過,我想幫忙卻害怕的瞬間。真的不敢上台,卻在老師問誰想參加英語話劇時,努力克服害怕,舉手的瞬間。原本體育課時,不太敢跟不熟的同學打籃球,高中時,決定參與的瞬間。

很快的我發現,即使有時還是會敗下陣來,但慢慢的,我越來越可以在感到害怕的同時,做下困難的決定。而也有些事情,隨著經驗的增加,漸漸不再讓我害怕。像是演講、報告或者後來的辯論等等,我發現我可以去喜歡他。

所以這是我喜歡計畫的真正理由,因為,如果沒有計畫我將無處可去。是計畫與決定,讓一個不敢坐公車的孩子有勇氣坐上第一次的公車。然後他會慢慢發現,坐久了,就不再那麼困難了。所有新的事物,新的商店、新的人、新的學校,無可避免的會造成我心中的焦慮。可是我也知道,透過意識上的決定,我可以克服這樣的焦慮。只要一直這樣前進就能到達某些地方吧。我想。

理解

以前我也曾經對這樣害怕的自己感到絕望,好羨慕那些充滿勇氣的人們。可是那時的我安慰自己,「所謂的勇氣,是感到害怕,卻依然前進。如果沒有害怕,也就沒有勇氣了。」像我這樣對小事也感到害怕,反而讓我擁有更多訓練勇氣的機會,不是嗎?

我知道,害怕永遠不會離我而去。尤其我特別容易在乎旁人的眼光,還曾經因為有個聚餐和想參加的活動撞期,所以婉拒,可是又覺得去了那個活動好像有點罪惡感,最後兩邊都不敢去,只好躲在宿舍。來台北實習時,還是會不知道要吃什麼,又不敢進餐廳看,所以越走越遠。

可是可是,現在我知道了,只要撐下去,新的秩序就會建立起來。我慢慢學會和自己的害怕共處,誰知道呢?或許不需要對害怕本身感到害怕,在他背後,其實潛藏著什麼偉大的力量也說不定。

beach-brave-cliff-88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