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ing

濫觴

記不得開始寫作的理由,或許跟小時喜歡閱讀有點關係吧。最早的記憶是小學時常一個人窩到圖書館裡看小說,但故事的真正開頭還是要從國二那年說起,那是好多事發生的一年。因為許許多多的原因,買了不少書來看。而從這些書裡,我找到了學習的熱情,那年,是所有計畫開始的起點。

然後我開始寫文章。

印象最深的作品有三個。第一是「走馬賴露營記」,國文老師要我們以露營的心得為主題寫作文,結果我用小說的方式,興致高昂的寫了整整兩本又多一點的作文本,直到現在還是會懷疑老師作何感想,不過那應該是我認真寫起作文功課的起點。第二篇文章則是「我想對你說」,雖然只是一篇短文,卻承載著當年少年憂鬱的悲傷,是那些句子與文字,伴我走過幽暗深谷。最後則是「天予」,匯集了無數心力而成的小說網站,一舉奪得「宏碁數創首獎」,也是我人生得到的第一個大獎。

除了寫文章以外,我也畫畫。於是在那些下課一個人孤單的時候、班上吵鬧無法正常上課的時候、悲傷鬱悶無人傾訴的時候,閱讀、寫作和畫圖總是陪著我。當然,那時我也有一些很重要的朋友,只是那時的我太害羞了,而朋友又太少了,所以時常不敢去打擾朋友。

繪畫的興趣慢慢地就喪失了,而閱讀、寫作和朋友,繼續陪伴著我。

儲思盆

上了高中了以後,課業成了人生的重心,漸漸的沒有時間與心力繼續寫小說。尤其自己的國文成績一向不是太好,也因而折損了不少信心。最後一次參加比賽的作品是「基因崩潰」,在 U19 中得到佳作,自此以後就幾乎沒有以文學對外參賽了。

這個時期的寫作動力有兩個,其一是時時刻刻都要專心生活的堅持,這使得我每篇作文都非常用心的去寫,每有機會我就開始寫起對我重要的人事物,甚至在段考題中也寫起國中的回憶呢。其二則是追求快樂的動機,那是從書上看到的說法:透過寫作,就像對人傾訴一樣,可以化解對過去的壓力與憂傷。於是在我的計畫表裡出現了人生書寫這一項,直自今日仍未止息。

我寫著經歷的點點滴滴,也慢慢養成了在部落格上發表文章的習慣。其實從小開始我曾有好多次想經營網站的嘗試,但後來都失敗了。只有「一座島」這個部落格堅持了最久,從一開始還沒有太多人知道網誌這玩意兒開始,也走過無名小站如日當中的熱潮,一直到現在,還屹立不搖。

寫文章,其實大多數是寫給自己看的。每篇文章就像儲思盆一樣,鎖住了過去的記憶,久久回味一次,總能帶起許多心情。以文會友的機會其實很少很少,比較值得一提的僅有某位上大學時突然聯絡上的同學吧。雖然久久未見,但有陣子他總是會看著我的文章,並給我激勵。

我們的記憶

大學的時候除了人生書寫以外,我也熱衷於寫修課心得,以及進一步的,以「交資夢想」為名的資工心得。總是想著或許會對後人有幫助的吧,但也偶爾懷疑是不是真的有人會去看。能夠聽到讀者的加油打氣時真的很開心,就算只有一個人因為這些文章而成長了也好,這樣就有價值了。

就在參加文藻英辯坊時,有人突然問我,是不是有寫過上屆英辯坊的心得,提起那篇文章勾起的回憶。就因為這段對話,我又更用心的寫了一篇新的心得:〈感動與成長 - 第八屆文藻英語辯論培訓坊心得〉,然後我意識到,我的文章裡,留下的不只是我的記憶,其實也是我們的記憶。

只可惜就在我好不容易從文藻辯論坊中體會到那種對過去的我而言難以理解的感動之時,我才突然發現自己好像也已過了可以熱血參加活動的年紀了。嗯,不過對我而言,大學這幾年真的是非常精彩的幾年。

興趣

現在想起來,從小到大的日子裡,我花在寫文章的時間其實比寫程式還要多上許多。只是寫著這些文章似乎也沒有什麼經濟上的價值。寫文章,真的是種興趣,這件事一直到大四我才真正意識到。只是如果說閱讀是一種孤單的興趣的話,寫作顯然是個更為罕見的興趣了。至少在某次我首次將寫作列為興趣時人們似乎是這麼說的。不過仔細想想,好想喜歡看書的友人,多半也會寫作,兩者其實是有密切相關的,只是寫作聽起來好像比閱讀酷多了。(疑)

如果要我想個為何寫作沒有成為我重心的理由的話,我想應該是我對人生裡的事物,其實沒有那樣細微的關心與觀察力吧。一個好的作家常也是時刻用心於享受生活的人。這一點,我始終無法辦到。不過即使如此我應該還是會繼續寫下去。

後記

我竟然還記得「濫觴」二字是我在看《銀河系大定位》發現的字,查了當時為了準備學測還基測而買的《國語日報字典》才學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