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在中國或是台灣實習,或許都有辦法介紹。」

我:「如果是其他國家的 offer 我大概就會拒絕了吧,我只想要美國的 offer。」

「為什麼呢?」

我:「因為聽說那裡是人才匯聚之所,感覺可以學到很多?」

「其實我看過那麼多人,覺得不見得那裡的人比較優秀。」

我:「因為想去看看世界?」

「好吧,也許你不想回答,不過我認為這一定不是真正的理由。」

– 2013 年與一位前輩的對談

前輩的眼光確實精準,實際上即使是當時申請北美軟體實習,隻身挑戰跨國面試的我,心中其實還是沒有實質意義上的美國夢,甚至也沒有更廣泛的出國夢。而那時之所以會想申請北美的實習,確實有一個十分特定而荒唐的理由。

然而,出生在這個充滿濃濃出走氣氛的時代裡,說沒有受到許多前輩故事影響也是不太可能的。在不同的時期裡,我與出國之夢也有過不少次的交會。而不同年代的我對出國的想法也隨著時代的趨勢而有所改變。

起點

國中時代,開始異常努力的學習英文。同時在即將升上高中之初,仔細想了高中結束時的方向,立定了想讀資工系的決心。記得那時被問到,像你這樣每天規律早睡早起,真的有辦法忍受資工系可能的爆肝生活,以及未來出社會在科技業裡的長工時嗎。當時天真的我想,只要不斷變強,或許就能得到選擇自己工時的能力了呢。

現今看來,努力學英文以及這樣的宣言,實在是嚇人的可以合理解釋成一個宣稱想出國的人可能會抱持的想法。只是當時顯然出走的氣氛還沒有辦法感染那樣無知的國中男孩。在我的記憶裡,幾乎難以找到任何一絲曾經思考過出國的證據。甚至,即使是矽谷的存在恐怕都沒有太常進入我的意識之中呢。當時學英文一方面是對學英文本身有興趣,二方面則僅是發現好多資訊由英文寫成,所以想增加自己的閱讀能力罷了。

Many Googlers say that they get home at 7pm. That is pretty late. Is going home that late “normal” or is it a choice and how do you have a good life balance going home so late especially if you have kids?

Quora 上的發問

事實上,即使是上了大學時,開始有人講起出國留學這話題時,我多半還是持觀望態度的。

這樣的心態似乎從一開始就相當明顯。記得當年升大學雖然同時申請上了台大資訊與交大資工,最後卻選擇了交大。其中一個拿來反駁那些想說服我做出不同決定的人的理由就是因為我覺得,讀書其實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想讀的話,其實不管身處何種環境都沒有差別。而不同的老師與同學們,對學習也幾乎沒有影響。也因此,出國留學本身,當然也沒有什麼意義。

再也沒有比這更偏離事實的想法了。

留學之夢

交換學生

大學年代,雖然是在這麼一個感覺彷彿罕有出國風氣的環境裡,當時我的室友卻恰好是很早就有出國想法的人,十分上進的朝著 PhD 的漫漫長路努力著。

相較於充滿夢想的室友們,當時我是個偏執於心流狀態,不斷將目光專注於當下的孩子。聽到出國留學,只想到各種可怕的搶案,或者是暴力事件。實在敬謝不敏。

除此之外,經濟也是重要的考量,尤其是當時的我,對花錢的風險承受力實在是小的令人驚訝。

記得當初說過,選擇交大的原因之一是「來交大可以拿到獎學金,可減輕家中負擔。」。在我拿到的眾多獎學金中,其實當中有一個是入學時就承諾的,如果申請到交換學生時,可以得到出國一學年二十萬至三十萬元或出國一學期十萬至十五萬元的交換獎學金。

即使是在擁有這種獎學金作為後盾的情況下,我最終還是因為太害怕會花錢以及覺得不見得能學到太多東西而放棄了這樣的機會。

勇氣常是自我限制的第一道鎖。記得我以前常想申請交換學生,但總是害怕:怕自己英檢考不過、怕太花錢、怕一個人出國、怕無法適應。有太多的事可以害怕了,最後什麼事也無法完成。

〈從台灣申請北美軟體工程實習 – 準備篇〉

翻出了當初的種種回憶,還記得一位同學曾和我討論過交換學生的議題:

「最近發現一個高中學長姊的 FB」

「發現她去歐洲當了一年交換學生,看了覺得好棒喔!」

「不過是真的有點太遙不可及了…對我來說。」

– 2011 年與一位同學的水球對話

如今,同學已在遙遠的國度實踐當年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我,卻只感到一切都更加的遙不可及了。

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有些後悔。

然而,或許當時的我心中所想的確實也沒錯,或許當時的我確實也不足以從交換學生中學到太多東西。

現在的我之所以感到一絲後悔,其實是因為我已經成長到覺得,如果是現在的我回去從前的話,或許有機會可以從交換學生中得到某些非常特定的東西不是嗎?而仔細想想,當時的我絕對是無法得到我現在心中在想的那個東西的,即使我真的去交換了的話。

碩班

在大學年代,我對出國留學的想像一直是學術上的深造。對於有所謂以就業為目的出國留學,付錢讀 MS 買畢業後可以就業的簽證這種現象,是在來到台大才漸漸知道的。

考慮到我因為經濟問題放棄交換學生的歷史,會無法接受採行這種路徑也是理所當然的。更何況已經在台大讀起碩班的我,如果再讀一個碩班在心裡上實在覺得太花時間了。所以雖然明白有這條路,不過在台大的兩年裡,一直都沒把他放進人生的目標裡。

反倒是離開了以後,才慢慢覺得或許這也是可以走的方向。這樣的想法當然來自於如果存夠了錢,或者出社會未來或許會慢慢因為有固定現金流而改變對錢的看法。然而隱約覺得,依自己的個性,就算我手上真的有剛好可以付完學費和生活費的現金,其實我還是極不可能會把他花在這種地方。

博班

VEU

對研究的浪漫想像主要還是來自於閱讀科普時,看到研究人員一起努力突破,讓人類知識往前踏步時所感受到的感動。不管是古時較常看的演化論和物理的書籍,還是近期看的《Cured: How the Berlin Patients Defeated HIV and Forever Changed Medical Science》、《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之類的醫療書籍,都讓我十分振奮。

然而對於自己本身到底適不適合以及喜不喜歡研究就令人十分懷疑了。在交大期間,我總是埋首於比較偏實作的課程,甚至連原本可以好好做研究的專題研究,都拿來做實作類的專案了。這樣的經歷以至於當初升碩班要選實驗室時,我還是帶著很大的徬徨的,甚至連到底要不要讀研究所都是個大問題。

「希望自己可以釐清自己到底想不想做研究,並找到未來的方向。」帶著這樣期許的我終究踏入了學術殿堂。然而沒有太多研究生自覺的我,始終還是沒有太進入狀況,反而把時間花在外務上,而一直也沒有把讀博班放進生涯目標之中。

記得在北美期間,一位不知為何覺得我有研究潛力的前輩引介了我跟某位教授見面談談讀 PhD 的議題,當時的我是這麼想的:

我:「其實我是想說先出來工作,然後再想想要不要去讀博班。」

「假如真的先工作再回去進修的話,或許是能夠有所體會。只是,通常一旦出來工作,就很少人會有那種決心再來念博班了。」

– 2014 年與一位前輩的對談

真的開始對特定研究領域產生興趣,是從碩二開始,因為聽了一些有趣的 Coursera 課程,又看了不少令人動心的 papers。然而開始比較認真的想像如果去讀 PhD 到底會怎樣,則已經是離開之後了。

但是已經來不及了,我終究沒有在碩班期間完成當初定下的目標:「確定自己喜不喜歡做研究。」雖然累積了不錯的英語能力以及不錯的 GPA,但在最重要的研究方面卻是乏善可陳。

自己開始學起程式,會在休閒時間不斷找程式書來看是從 2004~2006 年開始。可是對比較特定的研究領域開始有興趣,會在休閒時間找東西來看,那是在 2014 年之後了。

也就是說,我對寫程式的經驗和做研究的經驗之間,有近乎十年的鴻溝。

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我會覺得寫程式是一件我很喜歡,但不是很確定到底要拿他來做什麼的事。研究則是一個可以激起我浪漫想像,卻完全不確定喜不喜歡的事。

如果要往研究之路邁進,就很多意義上看來,對我來說都是一種轉職。我的身旁也沒有人會替我發問釐清疑惑。若要真正釐清自己的想法恐怕還得好多年,也還得花好多心力補上研究能力。假設我未來如果真的想不開去讀 PhD 的話,其實恐怕不知道是多久以後的事了。

海外工作之夢

推 shaform: 其實也有聽說讀資工的同學真的跑去追漫畫家的夢的xd 02/03 22:38

推 shaform: 雖然難,不過我也還沒放棄要找到喜歡又有熱情的志業這事 02/03 22:41

→ shaform: 或許是學生不成熟的想法吧 TAT 02/03 22:41

推 hegemon: 樓上你還是盡快覺悟卡好,除非不缺錢…追夢是有錢人才有 02/04 00:04

→ hegemon: 資格的 02/04 00:04

Re: [請益] 我是mobile工程師,但失去人生的方向

相較於做研究,對寫程式的興趣倒是十分明顯,理論上這應該代表著職場上明確的未來目標的。然而實際上卻有點複雜。這主要源自於自己對物質欲望的極度低落,以及對社會職場概念上的脫節。以至於,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其實沒有太多的職涯想像。腦袋比較常想的其實是早點賺錢,早點退休,然後就可以整天寫自己喜歡的程式了。而且我非常樂意一輩子過目前這樣物質享受低落的生活,所以理論上我真的不需要賺太多錢,對吧(?)

這聽起來實在是相當矛盾。不過其實藏在背後的就是「真的可以把興趣當工作嗎?」、「工作會不會消磨興趣?」、「熱情跟興趣又有何不同?」之類的不太實際的問題。

開始比較認真考慮海外工作是在參與完海外實習之後的事,或許是因為我的勇氣終於成長到一定的程度了。

再一次的核心逆轉

同時我也漸漸明白殘酷的事實。這麼多年的努力與成長其實僅僅只是讓我稍微得到作為一個普通人時可以自在的活著的資格而已。即使當時覺得自我的和解是多麼難得的體會,他帶來的保護傘也只有在正常的社交環境中有所作用。但是這世上充斥著各種更有挑戰性的事,而我的人格特質與強度還是遠遠跟不上需求。

綜觀過往的道路,我不得不清晰的感受到,如果說在未來的人生裡,有什麼東西是限制我所能到達的地方的最大障礙,恐怕就是我的人格素質,我的膽怯與自卑。

〈再談努力這件事〉

記得大學時聽學長說,太多例子是去台大會變得很孤單。確實。只是,實際上我卻愛極了研究生這樣的孤獨,這樣的靜穆。或者更明確的說是脫離當年許多眾人眼光的自己。

成長像是一連串的無力與克服,小時連公車拉鈴都會慌張,大學時依然大老遠的走到清夜附近,卻因太膽怯而過店門不入。不敢考資優班所以待在普通班,不敢讀三類所以待在二類,不敢去交換學生,不敢出國。因為太在乎眾人的眼光而不敢犯錯,不敢衝突。覺得自己不能做某些決定,無法走某些路。

即使好不容易克服了許多,卻發現成長的力道還是不如所希望的。而用意志力來對抗自己實在太累了,唯有利用環境的力量才行。

開始覺得,把自己丟到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被全然的孤獨與寂寞所包圍,同時又與四周的人因為文化的隔閡而感覺永遠無法真正打入社交圈。對我來說,這本身彷彿就是能夠解除背後眼光的最終極形式。

而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似乎非得前往某個文化不同的外國討生活才行。

嚴格說起來,我心中的出國夢,那非理性、浪漫又義無反顧的內心激動,是在我體會到這點後才真正出現的。

或許這樣的結果並不令我意外,綜觀過去走過的道路,每一次重大的人生計畫,無不是受到內心想成長、想逃離那膽怯與自卑的力量驅使,很少是由於外在的動機的。

只是只是,這樣的夢終究是出現的太晚了點,其實前輩早在多年前就曾說過,為何如今才認真看待呢?

「我常常覺得國內的大學生實力其實不會比別人差,可是就是缺乏勇氣。」

「以前在我手下的研究生,我都會很快送他出國參加研討會。無一例外的,每個人回來自信心都變強了。」

「每個人的成長不同,但這不是跟別人比較的,在國外丟臉沒人知道,而自己的成長自己感受的到,所以每個回來都很滿意。」

「至少有一件事我會建議你,絕對不要讀目前學校的研究所。」

「人在熟悉的環境是不會成長的。你說你在家裡想要獨立,那根本不可能,要怎麼才能獨立?上大學離家就獨立了。」

「到一個新地方,別人可能已經有很多朋友了,可是你連一個認識的人都沒有,全部重新再來,這樣的環境正能造就推動你前進的力量。」

– 2011 年與一位前輩的對談

雖然實在不知道未來到底該何去何從,但事到如今,除了前進以外也別無他法了呀。

S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