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取英文名字?樂觀的觀點
網路上一篇文章〈為什麼我們要取英文名字?〉流傳已久,主要是在說不是每個國家的人都喜歡幫自己取個英文名字,而台灣人特別喜歡取英文名,會不會是一種自我遺棄或自我厭惡呢?
進一步在網路上搜尋一陣,找到的取英文名評論如果不是負面,也頂多是中立的看法,許多人只覺此事實在沒什麼大不了。但是「這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所以我就來「標新立異」的寫寫取英文名的深層好處好了。
從個人經驗注意到的一個奇怪現象是,英文名特別的好記,比中文名還好記。當然,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的人不只是取英文名,而且還是取很常見很簡單的英文名。所以取這種英文名的顯著效應顯然是很好記,而且也很好念。這現象甚至是只針對我們交友圈中的人都是如此。而如果是考慮到跟英語系國家的人交流的話,效果應該更為顯著。
但是這樣又如何呢?畢竟如該文所說,「比中文名字更難發音的東歐人、印度或義大利人等等也沒有因此因此選擇英文名字啊?」
但這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發現好記好念的名字,背後代表的更深層意義呢?
還記得我在〈潛意識的力量〉中提過的效應嗎?「研究者發現在首度發行股票時,名字比較好念的公司比起比較難念的公司股票表現較好,顯然在無法評估前景時,大家對難念的名字有偏見,但長期下來此現象就消失了。」[1]
事實上,這效應背後隱藏的是人類思考流程的一個很顯著的經驗法則:偏好易於處理的資訊-文字印的比較清楚時會覺得真實性較高、用簡單的話語溝通比起複雜的話語更有說服力、經常出現的句子感覺比較正確。而好念的名子,當然也比較討人喜歡。[2]
另一個研究中,實驗者引用了兩個機構針對某家公司未來前景的預測,兩份報告有些地方互相衝突,而平均而言,受試者也會傾向相信名字比較好念的那個機構的報告書。[3]
或許我們只是在潛意識中慢慢注意到了這個現象,並進而開始利用它以得到好處?特別是職場上的人,哪怕只是增加一點點自己的可信度,都可能可以讓自己脫穎而出?
p.s.有人說名字有更深的文化和自我意義,這確實是這篇文章沒提到的。這篇文章主要以功利主義角度來分析 XD
雖然寫了那麼多,其實我還是比較傾向中立的立場:取名字就取名字,誰會想到什麼「自我厭棄」還是「增加自己可信度」這種複雜的動機呀。(翻桌)
(遺憾的是 Shaform 這個 id 好像不太好念。)
UPDATE: 2014/8/7: 後來我突然想到,或許喜歡取英文名字是因為我們看不懂通用拼音/威妥瑪拼音(以前台灣用過的拼音系統),所以對拼音過的中文很感冒。我們對那個自己也看不懂的原始名字的拼音,失去了感情。(其實我看到自己的拼音確實也不會直覺的默念出他的聲音。)相對的,如果對漢語拼音很熟,或者用日語等拼音系統可能都可以有很高的辨識度。所以他們對拼音過的名字較有感情。而有些西方的拼音語言,本來也就不會再用英文重新拼寫自己的名字。
- Alter, A. L., & Oppenheimer, D. M. (2006). Predicting short-term stock fluctuations by using processing fluenc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3(24), 9369-9372.
- Laham, S. M., Koval, P., & Alter, A. L. (2012). The name-pronunciation effect: Why people like Mr. Smith more than Mr. Colquhou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8(3), 752-756.
- Shah, A. K., & Oppenheimer, D. M. (2007). Easy does it: The role of fluency in cue weighting.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2(6), 371-379.
文章作者 Shaform
上次更新 2019-01-17
授權條款 保留所有權利